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折旧与摊销:理解会计中长期资产减损的关键概念
说一下折旧和摊销

折旧和摊销是企业会计中处理长期资产价值减损的过程,它们是会计处理长期资产价值减少的方式,反映了这些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的价值。

折旧通常指的是固定资产的减损。它是对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时间推移或技术过时导致的价值减少的会计记录。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应当在预计使用寿命内以系统合理的方式进行。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工作量法或加速折旧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金额一般计入当期损益,除非其他会计准则有特殊规定。企业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方法进行复核,如有必要,应调整折旧年限和方法。

摊销则是指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非固定资产的减损。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等,应在使用寿命内按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通常计入当期损益,但也有例外,如政府会计准则中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应计入当期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则不进行摊销。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出现新的证据表明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估计使用寿命并进行摊销处理。此外,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如果发生后续支出增加了无形资产的成本,应按照重新确定的成本和摊销年限来计算摊销额。

总结来说,折旧和摊销都是为了平滑企业成本,反映资产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价值减损,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