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解析
投资性房地产的账务处理

投资性房地产的账务处理根据其不同的情况有所不同:

  1. 成本模式下
  2. 购入或自建完成时,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记“银行存款”或“在建工程”等相关科目。
  3. 持有期间,计提折旧或摊销,借记“其他业务成本”,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4. 处置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同时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并结转累计折旧或摊销,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贷记“其他业务成本”。

  5. 公允价值模式下

  6. 购入或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按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银行存款”或“固定资产清理”等。
  7. 公允价值变动时,按公允价值高于或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 处置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同时结转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或借记“其他业务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如从自用转为投资性或反之)可能涉及公允价值的确认和损益的计算。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会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以上处理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