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测试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在审计测试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审计师应遵循以下步骤:
-
获取和评估管理层的估计:审计师应要求管理层提供计算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详细信息,包括预计售价、销售费用、相关税费和预计完工成本等。审计师需要评估这些估计的合理性。
-
市场数据的验证:审计师应对比管理层的估计与实际市场数据,如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类似商品的市场价格,以及销货方提供的资料。
-
考虑销售合同:对于有合同的存货,审计师应基于合同价格来评估可变现净值。对于超出合同数量的存货,审计师应使用一般销售价格。
-
考虑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审计师需确保在计算可变现净值时,已适当考虑了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费用和相关税费。
-
考虑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审计师应考虑自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如果这些事项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可能需要调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
样本测试:审计师会选择代表性样本进行实物盘点,以验证存货的存在性和计价准确性。
-
内控测试:审计师会评估与存货计价相关的内部控制,以确定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
跌价准备的合理性:审计师会检查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
专业判断:在某些情况下,审计师可能需要依赖专家意见,特别是对于特殊性质的存货或复杂的估值问题。
通过以上步骤,审计师可以形成对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审计结论,并据此确定是否需要调整财务报表中的存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