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如何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与判断标准解析
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2006)的规定,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这意味着,只有当企业预期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当前因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时,才能进行计提。

在判断是否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时,企业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通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二是评估未来期间是否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如果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对于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只有在满足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以及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这两个条件时,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因此,企业在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时,需要进行谨慎的估计和判断,确保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并能够最终实现其经济利益。如果未来情况发生变化,使得企业无法实现这些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反之,如果情况好转,可以相应恢复其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