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如何计算暂时性差异及影响
(单选)甲公司于2×22年1月1日开始对N设备计提折旧,N设备的初始入账金额为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2×22年12月31日,该设备存在减值迹象,确定的可收回金额为33万元。根据税法规定,该设备在2×22年至2×26年每年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折旧费用均为12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2×22年12月31日下列项目中正确的是()。 A.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8万元 B.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8万元 C.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万元 D.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4万元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第七条,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在本案例中,甲公司对N设备计提折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设备的初始入账金额为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根据税法规定,该设备在2×22年至2×26年每年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折旧费用均为12万元。

截至2×22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账面价值需要根据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首年折旧额为60万元 * 2/5 = 24万元。因此,设备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 - 24万元 = 36万元。但是,该设备存在减值迹象,确定的可收回金额为33万元,所以需要进行减值处理,账面价值调整为33万元。

税法规定的年折旧额为12万元,5年总折旧为60万元,所以计税基础为0元(60万元 - 5年 * 12万元)。因此,截至2×22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账面价值(33万元)小于其计税基础(0元),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金额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即33万元 - 0元 = 33万元。因此,根据这个计算,理论上产生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3万元。

因此,根据题目的情景和计算结果,选项A和C中的数额18万元和15万元与计算结果不符,选项B和D讨论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计算结果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也不符。但是考虑到本题为单选题且我们的任务是纠正选项,因此应该根据题目描述选择最接近的且适用的选项。选项中没有33万元的合适选项。

但是考虑到题目中提到的将在2×22年至2×26年每年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折旧费用均为12万元,这意味着在第一年会计准则下的折旧额是24万元而税法下的折旧额只有12万元,税法下的计税基础比会计基础高12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计算应为实际账面价值33万元减去税法允许的剩余账面价值48万元(设备原值60万元减去税法规定每年12万元的折旧后剩余的账面价值),即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5万元。

但是,考虑题目提供的选项只有18万元和24万元两个数额,与计算结果不符,需要根据题目需要选择题目中的最佳选项。根据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规则和题目描述,正确答案应选C,即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万元。尽管计算结果与题目给定的选项并不完全匹配,但基于选择题的格式,C选项是符合题目场景的最佳答案。所以根据题目的情景和答案选项,最后的修正答案是C.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