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职工薪酬与递延所得税:理解会计处理与税务影响
职工薪酬为何会产生递延所得税

职工薪酬可能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这是因为企业在会计处理上可能将一部分薪酬费用计提但未实际支付,例如年终奖或长期服务福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这些未支付的薪酬会增加企业的费用,减少利润,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如果满足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条件,即这部分未支付薪酬在未来可预见的期间内很可能转回,且企业预期会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抵扣这一差异,那么企业应当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具体来说,当企业计提了职工薪酬但未实际支付时,会计上会记录一项负债(如“应付职工薪酬”),同时由于税法规定,只有实际支付的薪酬才能税前扣除,因此在税法上并不会立即产生费用,这样就产生了账面价值(会计上记录的费用)与计税基础(税法允许扣除的费用)的差异,即暂时性差异。如果该差异是可抵扣的,企业可以据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反映未来期间转回时可以减少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采用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且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应考虑能否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抵扣这一差异。如果未来期间企业预期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可能需要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如果随后情况改变,预期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可以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