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在细节测试中,审计抽样用于验证账户余额、交易或其他认定的准确性。以下是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步骤:
-
确定测试目标:明确要测试的具体账户余额、交易类型或认定。
-
选择抽样方法:
- 统计抽样:如货币单元抽样(MUS)或传统变量抽样,适用于量化总体误差估计。
-
非统计抽样:如判断抽样,依赖于审计师的专业判断。
-
确定样本规模:
- 风险评估:基于对错报风险的评估,确定合适的样本量。
- 抽样框架:确定总体的范围,排除不适用的项目。
-
样本选择:使用随机数生成器或系统抽样等方法选取样本。
-
执行测试:
- 测试样本:对选取的样本执行实质性程序,如函证、检查支持文件等。
-
记录结果: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样本的详细信息和测试结果。
-
评估总体:
- 推断总体:基于样本结果,估算总体的错报金额或比率。
-
确定结论:如果样本结果表明存在重大错报,可能需要扩大样本或调整审计意见。
-
考虑抽样风险:理解抽样风险,包括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并确保样本规模足以降低这些风险。
-
非抽样风险:考虑人为错误、审计师判断失误等非抽样风险。
在细节测试中,审计师需要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总体进行合理的推断。如果发现异常或潜在的错报,应进一步调查并考虑其对审计结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