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2×23年12月10日对一项机器设备的发动机进行更换,发生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合计1 500万元。该机器设备于2×19年
12月购入,原价为5 000万元,其中被更换发动机的原价为2 000万元,产生200万元残料并已入库。该项机器设备整体采用年限平均法
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截至2×23年12月31日,更换工作尚未完成。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该项固定资产
更换部件的相关会计处理中,表述正确的有(
A
该项固定资产进行更换前的账面价值3000万元应转入“在建工程”科目
B
发生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合计1 500万元将增加“在建工程”科目
C
应将被替换部分按2 000万元冲减“在建工程”科目
D
被替换部分产生200万元残料应增加“在建工程”科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时,如果满足资本化条件,相关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需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具体到这个案例:
A. 该项固定资产进行更换前的账面价值(扣除折旧后)应转入“在建工程”科目,因此A选项正确。
B. 发生的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1500万元确实会增加在建工程科目的金额,所以B选项也是正确的。
C. 应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而非原价)冲减“在建工程”科目。由于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是原价减去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因此C选项的表述不够准确,因为它提到了被替换部分的原价2000万元,而不是账面价值,所以C选项不完全正确。
D. 被替换部分产生的200万元残料应冲减在建工程成本,而不是增加在建工程,所以D选项不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会计处理应该是: 1. 将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5000万元减去已计提的折旧)转入在建工程科目。 2. 发生的1500万元后续支出增加在建工程科目。 3. 应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而非原价2000万元)从在建工程科目中扣除。 4. 残料200万元应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因此,正确的会计处理包括A和B选项,但不包括C和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