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固定资产清理出售损益为何要记在‘资产处置收益’而非‘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清理出售,产生的损益没有在资产处置收益记账,在营业外支出记账,是否有影响

固定资产清理出售产生的损益通常应在“资产处置收益”科目中核算,而不是“营业外支出”。如果固定资产处置损益在“营业外支出”科目中记账,这可能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等相关指引,固定资产处置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资产处置收益”科目,以清晰地区分和报告与正常经营活动无关的资产处置事项。

如果固定资产处置的损失在“营业外支出”中记账,这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不准确,使得读者难以理解这部分损益与企业日常运营的关系。通常,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应体现在利润表的“资产处置收益”项目中,以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和非经营性损益。

因此,如果固定资产清理出售的损益误记在“营业外支出”,这可能会影响财务报表的解读,因为它没有反映出这是非日常经营活动的结果。为了遵循正确的会计原则,企业应调整会计记录,将这类损益正确地反映在“资产处置收益”科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