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理解会计原则:收入与成本确认的关键法则
收入和成本确认原则有哪些?如配比原则

收入和成本的确认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的规定。根据准则,收入确认需满足以下原则:

  1. 控制权转移原则: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意味着企业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2. 合同满足性原则:只有当合同各方已批准合同并承诺履行各自义务,合同明确了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支付条款,合同具有商业实质,且企业有权获得对价,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时,企业才能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3. 配比原则:虽然配比原则在收入确认中可能不是直接适用的,但它在确认收入和相关成本时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收入和费用应在经济利益实现或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时予以确认,即使得收入和成本相匹配。

  4. 履约进度原则:对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企业应当在该时间段内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但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的除外。

  5. 收入确认的五步法:企业会计准则还提出了一个五步法模型来识别、评估和计量收入,即: a) 识别与客户的合同; b) 识别合同中的履约义务; c) 确定交易价格; d) 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个履约义务; e) 在履行每个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配比原则通常与费用相关,例如,企业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相关成本应在其经济利益消耗或预期能够收回时确认。例如,销售成本应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期间确认,而生产成本则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消耗的资源或服务的提供而逐渐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