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计提时,前瞻性调整、迁徙率考虑不充分
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ECL)并计提坏账准备时,企业需要考虑前瞻性调整和迁徙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应反映一系列可能结果的无偏概率加权平均金额,同时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
-
前瞻性调整:企业在估计预期信用损失时,需要考虑经济环境、行业趋势等前瞻性信息,以预测未来可能的违约风险。如果前瞻性调整不充分,可能导致预期信用损失的估计不准确,从而影响坏账准备的计提。
-
迁徙率:迁徙率是评估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反映了金融工具从一个信用等级迁移到另一个信用等级的概率。企业应基于历史数据和当前状况,合理估计未来的迁徙情况。如果迁徙率考虑不充分,可能低估或高估了信用风险,进而影响坏账准备的计算。
在确定预期信用损失时,企业应使用足够长的历史数据来计算迁徙率,并根据现有信息对未来情况进行推断,但不需要对很远的未来做出详细估计。如果发现预期信用损失率与历史损失率有显著差异,企业需要分析原因,可能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对坏账准备的会计估计进行变更,但这种变更应基于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而不是随意调整。
如果前瞻性调整和迁徙率的考虑存在不足,企业应重新评估其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确保估计的合理性,并可能需要调整坏账准备的计提金额。同时,这种调整可能需要根据重要性原则进行恰当处理和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