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外部环境;(2)被审计单位的竞争能力;(3)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4)被审计单位的被审计经历;(5)容易产生错误和舞弊的账户或交易;(6)要利用专家工作结果予以佐证的重要交易或事项的复杂程度;(7)确定账户金额时,需要运用估计和判断的程度;(8)容易遭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9)会计期间,尤其是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及复杂交易;(10)在正常的会计处理程序中容易被漏记的交易或事项。请成段扩写
在审计过程中,评估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时,审计人员会关注多个关键因素:
-
外部环境: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宏观经济状况、行业动态、法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状况,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其财务表现和潜在的错报风险。
-
竞争力:被审计单位的市场地位、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市场份额,以及其应对竞争的能力,这些都可能影响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管理层素质:管理层的诚信、经验和决策能力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至关重要。管理层的品行不良或能力不足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错报。
-
审计历史:过去的审计经验,包括发现的错报和管理层对审计建议的反应,可以揭示潜在的固有风险水平。
-
易错账户和交易:某些账户或交易,如长期投资、收入确认、存货计价等,由于其复杂性或主观性,可能更容易成为错报的源头。
-
专家工作:对于涉及复杂计算或专业判断的重要交易,审计人员可能需要依赖专家意见,这些交易的复杂性增加了固有风险。
-
估计和判断:在确定账户余额时,需要大量估计和判断的领域,如资产减值、收入确认,可能增加错报的风险。
-
易受损资产:如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等,如果控制不力,可能面临损失或挪用的风险,需要特别关注。
-
异常和复杂交易:会计期间特别是临近期末的异常交易或复杂交易,可能隐藏潜在的错报或操纵。
-
漏记交易:常规处理流程中可能被遗漏的交易或事项,可能成为审计中的盲点,增加固有风险。
审计人员在评估这些因素时,会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如第25号和第37号,以及对管理层意图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估,制定适当的审计策略和程序,以确保审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他们需要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管理层偏向,以及与持续经营能力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