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务中,如何编制固定资产折旧分配表
在审计实务中,编制固定资产折旧分配表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
确定折旧基数:首先,审计师需要确认所有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这通常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其中规定了折旧的计算基础。
-
选择折旧方法:根据准则,企业应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如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等。审计师需要确保企业选择的方法合理,且与固定资产的经济利益预期消耗方式相符。
-
计算折旧额:根据选定的折旧方法,计算每项固定资产每月或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例如,可以使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等计算每项固定资产的月折旧额或年折旧额。
-
分配折旧:将计算出的折旧额分配到相关的成本中心,如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这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例如,制造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的则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的计入销售费用。
-
复核与调整:根据准则第19条,企业至少应于每年年终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有必要,应调整相关参数。
-
审计验证:审计师需要验证折旧政策的一致性,折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否合理,与前期比较是否有重大变化。
-
记录与报告:最后,审计师需要确保所有的折旧已准确无误地记录在会计记录中,并在财务报表中得到恰当反映。
通过以上步骤,审计师可以编制和验证固定资产折旧分配表的准确性,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