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它是基于一个假设的市场交易情况,即假设交易双方对资产或负债的需求和供给是平等的,且交易是在知情、自愿和理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公允价值反映了当前市场条件,体现了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一致看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计量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1. 如果存在活跃市场报价,企业应当使用这些报价来确定公允价值,除非报价不准确或不可用。 2. 如果没有活跃市场报价,企业需要使用估值技术,如市场法、收益法或成本法等,结合市场参与者角度,来估算公允价值。 3. 在使用估值技术时,企业可能会使用市场参与者视角,考虑市场数据、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重置成本等因素。
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层次划分,第一层次输入值被认为是最可靠的,它基于活跃市场报价。如果第一层次输入值不可用,企业可能需要依赖第二层次输入值,这可能包括不可直接观察的输入值,如市场参数或经过市场数据验证的假设。如果连第二层次输入值都不可用,企业可以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这通常涉及不可观察的输入值,如特定的估值技术假设。
公允价值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因为它要求企业定期更新和披露其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这有助于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然而,公允价值的计量也可能受到市场条件的影响,如市场不活跃时的公允价值估计可能更具挑战性,需要使用更多的判断和估值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