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面原值可以怎样推出来
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情况来确定:
-
购入的固定资产:如果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是一次性支付的,账面原值通常是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格、相关税费、运输费、安装费等。例如,企业购买一台机器设备,账面原值即为购买该设备所支付的总价款。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固定资产:如果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账面原值取决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
接受捐赠、债务重组、投资者投入或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可能基于捐赠方提供的凭据金额、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确定。债务重组中取得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基于重组协议确定的价值。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租赁合同约定的金额。
-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如果是企业自行建造的,账面原值为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费、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等。
-
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如果固定资产经过更新改造,改造后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为改造前的账面价值加上更新改造所发生的支出,减去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因此,账面原值的确定取决于固定资产的获取方式,但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基于初始取得或形成的成本来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