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如何规定
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通常情况下,如果税法允许企业按照比会计准则更保守的方法(例如实际损失发生时才允许税前扣除)计提坏账准备,那么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可能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从而可能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但是,如果税法不允许提前扣除坏账准备,或者企业预计未来期间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抵扣这一差异,那么可能不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具体来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不应确认或应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因此,是否可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确认的金额,需要根据税法的具体规定和企业对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估计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