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至2020年期间,世龙实业全资子公司世龙供应链通过与相关客户开展无实物流转、不具有商业实质的虚假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其中: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166,854,566.94元,占世龙实业当期披露收入的9.02%,虚增营业成本161,122,864.90元,占世龙实业当期披露成本的8.65%,导致虚增利润总额5,731,702.04元,占世龙实业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29.09%;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146,753,276.18元,占世龙实业当期披露收入的9.34%,虚增营业成本134,969,145.23元,占世龙实业当期披露成本的8.73%,导致虚增利润总额11,784,130.95元,占世龙实业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6.62%。上述情形导致世龙实业2019年年度报告和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为了规避上面的事项,我应该如何设计审计程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2006)-第四章 前期差错更正-第十一条,前期差错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等。在审计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如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
为了规避上述事项,应设计以下审计程序:
- 详细核查交易的真实性:
- 对世龙供应链的交易进行详细审查,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发票、物流记录、收付款凭证等,确保所有交易均有实际的物流和资金流转支持。
-
对大额或异常交易进行特别关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或第三方验证。
-
加强内部控制评估:
- 评估世龙供应链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其有效性,特别是与财务报告相关的控制。
-
检查是否有适当的审批流程和记录保存,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内部监督机制来防止和检测虚假交易。
-
实施风险评估:
- 对世龙供应链的业务模式、市场环境、财务状况等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点。
-
对管理层的行为和动机进行评估,特别是对于可能存在的财务压力或激励机制。
-
执行实质性测试:
- 对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进行详细的实质性测试,包括但不限于抽样检查、重新计算和分析性复核。
-
对关键财务指标进行趋势分析和同行业比较,以识别异常波动或不合理之处。
-
加强关联方交易审查:
- 审查所有关联方交易,确保其公允性和合规性。
- 对关联方交易的价格、条款和条件进行详细审查,确保其符合市场惯例。
通过上述审计程序,可以有效地识别和防止虚假贸易业务,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