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案例解析:合并报表、无形资产摊销与投资性房地产计量
做经典一、单项选择题22.1甲公司为某集团母公司,其与控股子公司(乙公司)会计处理存在差异的下列事项中,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作为会计政策予以统一的是()。A.甲公司产品保修费用的计提比例为售价的3%,乙公司为售价的1%B.甲公司对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0年,乙公司为15年C.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乙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D.甲、乙公司根据预期信用损失法对应收账款分别按5%和10%计提坏账准备22.22×22年1月1日起,企业对其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某项非专利技术按照5年的期限进行摊销,由于替代技术研发进程的加快,2×23年1月,企业将该无形资产的剩余摊销年限缩短为2年,这一变更属于()。A.会计政策变更B.会计估计变更C.前期差错更正D.本期差错更正22.3下列各项关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企业可以在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中进行选择B.只要是企业可以进行追溯调整的就可以进行会计政策变更C.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必须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D.会计政策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的应在会计政策变更当期计算出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22.4甲公司2×21年12月31日外购一栋写字楼将其出租给乙公司,甲公司将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初始入账成本55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23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未发生减值,同时甲公司能够持续、可靠取得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将后续计量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当日公允价值为6万元。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甲公司已经完成当年年末结转。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调整2×23年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为()万元。A.519.75B.577.5C.693D.770·231·

22.1 选项C正确。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乙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这属于会计政策的差异,因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2006)》,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选择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但是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因此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统一为一种模式,即作为会计政策予以统一。

22.2 这一变更属于B.会计估计变更。变更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是基于对无形资产经济利益消耗速度的估计变化,符合会计估计变更的定义。

22.3 正确的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处理是C.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必须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2006)》,会计政策变更通常需要追溯调整,计算并列报累积影响数。

22.4 甲公司2×23年12月31日将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这被视为会计政策变更,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处理。变更日公允价值6亿元大于原账面价值(5500万元-(5500万元-100万元)/402年),差额4950万元(6亿元-5500万元)应调整留存收益。由于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所以调整的留存收益为4950万元(1-25%)=3712.5万元。考虑到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调整的未分配利润金额为3712.5万元-3712.5万元*10%=3341.25万元。因此,甲公司应调整2×23年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为3341.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