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应当根据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对金融资产进行合理的分类。金融资产一般划分为以下三类:(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债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2×20年1月1日,购入债券时: 借:债权投资 4639.52 贷:银行存款 4639.52
2×20年末,确认利息收入时: 借:应收利息 500(5000万*10%) 贷:投资收益 500
2×21年末,确认利息收入时: 借:应收利息 500 贷:投资收益 500
纳税调整金额计算: 2×20年和2×21年末,债券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不存在暂时性差异,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由于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不涉及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2)其他债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2×20年1月1日,购入债券时: 借:其他债权投资 4639.52 贷:银行存款 4639.52
2×20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时: 借:应收利息 500 贷:投资收益 500 借:其他综合收益 360.48(5000-4639.52) 贷:其他债权投资 360.48
2×21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时: 借:应收利息 500 贷:投资收益 500 借:其他债权投资 100(5000-490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00
纳税调整金额计算: 2×20年和2×21年末,债券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不存在暂时性差异,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由于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不涉及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3)2×22年末,确认信用减值损失时: 借:信用减值损失 200 贷:减值准备 200
(4)2×23年1月6日,出售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4730.99 贷:其他债权投资 4800 贷:减值准备 200 贷:投资收益 130.99(4730.99-4800+200)
计算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30.9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