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如何提高集中供冷服务的经济效益分析及节约成本策略
某供冷供应方,提供集中制冷。客户可以选择接入我们制冷,也可自建制冷设备。目前谈判中产生了问题:在预估接入我方设备和客户自建设备成本时,非常理想状态下客户对于仅2.3%的节省成本感到不满,然后我们通过引入50年周期的折旧费用和财务费用(贷款利息),客户得到6%的节约成本;通过净现值法得到5%的节省成本。 以上方法对于客户没有太强的吸引力,只有通过碳达峰、碳排放等其他因素来进行说服。不知道是否有其他方法方式,在计算上让客户的节约成本比例更高?

在计算客户的节约成本比例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节约成本的比例:

  1. 考虑税收优惠:如果客户自建设备,可能无法享受某些税收优惠,如加速折旧等。而接入供冷供应方的设备可能会有更多的税收优惠,这可以在计算中体现出来,从而提高节约成本的比例。

  2. 考虑运营成本:自建设备的客户需要承担额外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而接入供冷供应方的设备可能会有更低的运营成本。这些成本差异可以在计算中体现,以提高节约成本的比例。

  3. 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使用净现值法时,可以调整折现率来反映不同资金成本的影响。如果客户自建设备的资金成本较高,可以通过调整折现率来体现这一点,从而提高节约成本的比例。

  4. 考虑风险因素:自建设备可能面临更多的技术和市场风险,而接入供冷供应方的设备可能风险较低。在计算中可以考虑这些风险因素,通过风险调整后的成本比较来提高节约成本的比例。

  5. 考虑环境和社会效益:除了直接的经济成本外,还可以考虑接入供冷供应方的设备对环境和社会的正面影响,如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等。这些因素虽然难以量化,但可以作为谈判中的附加价值,增加客户选择接入供冷供应方的意愿。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在计算中更全面地考虑各种成本和效益,从而提高客户节约成本的比例,增强供冷供应方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