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es, ABS)是一种金融技术,它涉及将一组资产(如贷款、应收账款、租赁合同等)的现金流转换为可交易的证券。通过这个过程,原始资产的发起人(卖方)可以将未来现金流的权利于投资者(买方)分离,从而提前获得资金。这些证券的收益和风险基于基础资产的表现,而不是发行证券的实体的信用状况。
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资产池的构建:发起人将一组具有相似特征的资产集合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 2. 特殊目的实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的设立:为了隔离原始资产的风险,通常会设立一个独立的SPV,该实体购买资产池并发行证券。 3. 证券的分级和定价:SPV将资产池的现金流分割成不同等级的证券,每级证券有不同的风险和回报特征,通常分为优先级和次级,优先级证券享有优先支付的权利。 4. 证券的发行:SPV在市场上发行这些证券,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获得未来现金流的分配权。 5. 现金流的分配: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首先用于支付证券的利息和本金,剩余部分归发起人所有。
资产证券化可以为发起人提供资金流动性,降低资本占用,并转移信用风险。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机会。然而,由于其复杂的结构,资产证券化也可能增加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证券化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