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资产证券化转让应收账款:定义、流程与会计处理
什么叫资产证券化转让应收账款?

资产证券化转让应收账款是指企业通过将一组应收账款出售给一个特殊目的实体(SPV),以此创建一种名为资产支持证券(ABS)的金融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应收账款的现金流被用来支持证券的支付,投资者购买这些证券,从而为企业提供融资。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应收账款的未来现金流转化为即时的资金,同时将与这些应收账款相关的信用风险转移给了证券的投资者。

在应收账款证券化转让中,企业通常会保留一定的追索权,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基础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企业可能仍需承担部分责任。然而,如果转让是无追索权的,企业则不再对这些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负责。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2017),如果满足特定条件,企业可以终止确认这些已转让的应收账款,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移除。同时,企业需要根据会计准则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例如确认金融负债、利息收入等,并进行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