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存货跌价准备:如何评估通用原材料的减值风险?
某企业有一种比较通用的原材料X,X原材料可以同时生产十多种产成品,主要用到X原材料的有甲、乙 、丙和丁四种产品,其他用的相对不是很多。 X原材料2022年末库存量是100吨,2023年企业新购进30吨,假如X原材料2022末账面价值每吨是1万元,2023年新购进的原材料价格是9800元/吨。 X原材料生产的产品中,除了甲产品亏损外,其他产品销售都是盈利的,如果用甲产品测算存货跌价,X原材料需要全额计提跌价,如果按照其他产成品测算跌价,X原材料不存在跌价。 目前企业在对X原材料2022年末存货跌价进行测算,2022年末,企业没有产成品需要使用X原材料的在手订单。企业持有X原材料的目的均是生产产成品后销售,不会直接销售X原材料。 X原材料生产的甲产品,2023年生产使用了40吨X原材料,其他产品使用了80吨,甲产品销售是亏损的,其他产品销售是盈利的,整体销售是盈利的。2022年末,X原材料应该计提减值么?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2006),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然而,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X原材料虽然可以生产多种产品,但由于甲产品亏损,而其他产品盈利,企业需要考虑甲产品对X原材料可变现净值的影响。

在2022年末,由于没有产成品需要使用X原材料的在手订单,企业应基于对市场情况的预测来确定X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如果甲产品的亏损情况预示着未来销售甲产品将继续亏损,那么X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可能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考虑甲产品对X原材料可变现净值的负面影响,即使其他产品盈利,因为X原材料的一部分将用于生产亏损的甲产品。

然而,如果企业认为甲产品的亏损是暂时的,或者可以通过调整销售策略、降低成本等方式改善,那么可能不需要全额计提X原材料的跌价准备。但如果亏损预计将持续,且无法通过其他盈利产品弥补,那么X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可能会低于其成本,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23年的情况显示,甲产品继续亏损,但其他产品盈利,整体销售盈利。这表明甲产品对X原材料的负面影响仍在,但其他产品销售的盈利可能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因此,2022年末,企业可能需要根据甲产品亏损的预期情况,对X原材料计提一定比例的存货跌价准备,具体金额取决于甲产品亏损对整体可变现净值的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