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审计 该怎么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进行审计时,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应遵循以下步骤:
-
识别暂时性差异:首先,需要识别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与其对应的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这包括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高于计税基础)。
-
评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回收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审计师需要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预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判断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否需要调整。
-
考虑适用税率的变化:如果税率发生变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也需要调整,以反映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
-
检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确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符合准则要求,例如,只有在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时,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复核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审计师需要对比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有余额,如有差异,应进行调整。
-
审查相关支持性文件:审计师应审查公司的计算过程、预测和假设,以验证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合理性。
-
记录审计调整:如果发现需要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记录审计调整,并在审计报告中体现。
-
沟通与管理层的讨论:与管理层讨论审计发现,确保他们理解并同意调整的必要性。
请注意,审计调整应基于充分的审计证据,并且要确保符合审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原则。